把子肉是濟南傳統(tǒng)魯菜,早在清朝時期,魯?shù)丶戳鱾饔杏貌堇K捆扎五花肉,加以醬油燉煮而成的把子肉,其味入口即化,香而不膩。一般還配以配菜一同燉煮,如鲅魚、四喜肉丸、油炸豆腐片、蘭花干、青椒、海帶結,面筋、豆筋、豆皮、腐竹、腐衣、素雞片、雞蛋、黃花菜、小青菜、豆角、香腸、排骨、肘子、雞腿等。
把子肉作為山東濟南漢族名菜,屬于魯菜系。肉肥不膩,多滋多味。濟南把子肉肉要肥瘦相當,一斤切成數(shù)塊,用麻繩捆成一把,浸在醬油之中,猛火開鍋文火慢燉,其肥而不膩、瘦而不柴,入口有醇厚的余香。把子肉講究用醬油來烹調(diào),不放鹽。上乘的把子肉的精彩在于有肥肉的存在才能產(chǎn)生出肥而不膩的上佳口感。雖然是濃油醬赤熬制,但卻不咸,剛好下飯。趁熱連肉帶汁澆在白米飯上,亦十分甘美。
中華文明源遠流長,飲食文化自是博大精深,精妙絕倫。有網(wǎng)友曾說,作個國人真好,做個地道的吃貨國人,那種感覺真的是好幸福。
在各大菜系中,魯菜以其特有的傳統(tǒng)做法并加之與當?shù)仫嬍澄幕那擅罱Y合,贏得了眾多吃客的喜愛和追捧;當然,山東各地的特色小吃也是花樣繁多、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讓人垂涎欲滴、欲罷而不能。
把子肉是老濟南的招牌小吃,屬經(jīng)典傳承。老濟南把子肉,肉肥而不膩,咸甜適中,色澤金黃,入口后回味無窮。這道美食有兩個特點:一是小火燜制時間長,肉中的油份很少,入口即化而沒有膩的感覺;二是制作過程中加入幾十種中草藥進行調(diào)味,味道馨香且富含各種營養(yǎng)。
山東人自古以來就是大口喝酒、大口吃肉,這是山東人的性格特點。制作所用的肉為一層肥接著一層瘦的五花肉,出鍋的把子肉入口即化、肥而不膩,喝酒時除了把子肉外再配上點小菜,對于老百姓來說是接地氣的。